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本報記者祝闖

引言:救助管理機構的黨組織是一支直接服務救助對象的隊伍。這支隊伍如何加強和改進工作,更加有效保障救助對象基本權益,關鍵在於每一名黨員都要有能力、有責任、有擔當、有創新,切實起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今天,向廣大讀者推薦的老黨員李耀進的故事,就是一名黨員幹部用匠人精神全力救助流浪乞討人員的生動典型。

不用人臉識別技術、不借助手機精準定位彈窗,一張褶皺的地圖、一本發黃的地名集、一部電話機就能幫助長期滯留的受助人員找到傢。15年間,4260名受助人員在他的幫助下回到瞭親人身邊……

擁有這般尋親甄別本領的人日本靜岡哈蜜瓜禮盒|日本靜岡哈蜜瓜禮盒批發叫李耀進,是一名有著28年黨齡的老黨員,在浙江省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

今年58歲的李耀進,在民政系統工作瞭23年,23年裡他一直奔走在救助管理一線,至今如故。

如今,在杭州市救助管理站提到李耀進,大傢立刻會想到那個總是笑呵呵、目光熠熠的“李偵探”和“李氏”尋親甄別法。

15年專註尋親服務

釘在崗位上,鉆進業務裡

“1995年,我到杭州市收容遣送站工作,2003年,收容遣送站更名為救助管理站,當時站裡滯留瞭180多名身份不明人員。”

“那時候,為瞭幫這些人查清身份,大傢一起想辦法,我把曾在警校學習和在公安工作的經驗都用上瞭,最終用瞭兩個多月的時間幫他們都找到瞭傢。”

回想當年的經歷,李耀進感慨道:“當時沒有想到,離開瞭公安隊伍,那套偵查方法還能在民政工作中有用武之地。”

就是從那個時候開日本愛媛蜜柑禮盒|日本愛媛蜜柑禮盒批發始,李耀進與救助尋親工作結下瞭不解之緣,他在同事中也有瞭一個新稱號——“李偵探”。那一年8月《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正式施行。

“李偵探”這個稱號並不是隻叫瞭一時,而是至今還被大傢所熟悉,且更為響亮。如何讓稱號保鮮,李耀進有自己的秘訣。

救助管理工作服務對象是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由於這個群體相對特殊,這就要求從業者有更高的業務素質,在開展相關救助工作時需要投入更多經歷。面對挑戰,李耀進迎難而上、順勢而為,及時調整工作狀態和方法,堅持繼續為長期滯留的受助人員揭開身份之謎。

長期滯留的受助人員中多患有精神障礙和智力障礙,或是陷入昏迷的危重病人,基本無法正常溝通。為瞭收集更多的線索,李耀進每天坐著公交在定點醫院、福利機構和救助管理站來回跑,15年來風雨無阻。

因為長期滯留受助人員情況各有不同,在和他們打交道的過程中,李耀進經常會有一些“驚人之舉”。比如,面對即將陷入昏迷的危重病人,他會將耳朵緊貼近病人嘴巴,傾聽病人喃喃細語;為瞭讓精神障礙患者放下戒備,他常會摟著對方的肩膀以兄弟相稱;為瞭尋找線索,他會花一下午的時間在垃圾堆裡翻撿。

“線索不會自己找上門來,要想有新發現就得撲下身子去,多跑、多聽、多看、多聊、多磨。”李耀進說,“救助對象進站的‘窗口期’尤為重要,稍不註意就可能錯過重要信息,斷瞭線索。”

“每個服務對象的特征和收集的信息點都會印在我的腦子裡,他們會產生聯系、發生碰撞。”

“很多次,我在傢看電視或是躺在床上休息時,腦中會突然有新的發現,我就立即起身記下來,一上班就去核實。”

談到工作的細節,李耀進的眼中會有一種光亮。那光亮中有對於崗位職責的堅守,有對業務鉆研的執著,還有一名老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底色。

探求尋親甄別方法

堅守中尋求希望,執著裡迎來團聚

15年把4260名受助人員送回親人身邊,源於李耀進結合實踐經驗總結出的一套獨特的尋親甄別方法——準確把握窗口期、輸入性詢問、各部門協同核查。站裡工作人員習慣把這種尋親甄別方法叫做“李氏”尋親甄別法。

在李耀進看來,杭州市救助管理站總結的尋親甄別方法是集體的智慧,他隻是盡己所能,在每一次服務受助人員的過日本溫室御葡萄禮盒|日本溫室御葡萄禮盒批發程中都竭盡全力去甄別。

2013年,杭州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瞭一名患有精神分裂癥的女子蒙某(化名)。經過多次問詢,蒙某一直無法提供有效的身份信息。在查詢無果的情況下,救助管理站將其安置到瞭福利院。人雖然被安置瞭,但李耀進並沒有放棄為她尋找回傢的路。除瞭交代福利院的工作人員多關註她外,他還隔三差五就往福利院跑。

2016年的一天,李耀進照常開展工作,探望蒙某。很突然,蒙某一下子說出自己是廣西某市人,還回憶起瞭自己父親和兄弟的名字。記下線索後,李耀進立即聯系相關部門進行核實,而反饋的信息讓站裡的同事有些失望。因為蒙某父親的戶籍信息隻是一個空掛戶,且該地址目前也已經拆遷,無法查到具體住所。

線索中斷瞭,蒙某的尋親工作似乎回到瞭原點。李耀進向身邊的同事笑瞭笑,說:“辦法總比困難多。”

樂觀並不是盲目的,在李耀進看來,蒙某的情況已經有瞭轉機。他拿出褶皺的地圖和發黃的地名集,一邊翻查,一邊打電話聯系廣西某市的民政部門,他想通過查閱老的戶口簿尋求線索。

事實證明,李耀進的思路是可行的。在廣西某市民政部門的積極配合下,最終李耀進聯系到瞭一位蒙某父親的鄰居,要到瞭蒙某父親的電話號碼。與蒙某父親通瞭電話,才知道蒙某在戶口簿上登記的名字為“唐某”,自2012年走失後,傢人一直苦苦尋找她的下落,卻始終沒有結果。

蒙某的母親和弟弟來接蒙某的那天,看到一傢三口抱在一起,李耀進有些動容,但臉上始終保持微笑。這微笑中有祝福他人團聚的喜悅,有對同事和自己付出的肯定,有對救助管理事業不悔的追求,還有對黨和人民事業矢志不渝的堅守。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

敢啃硬骨頭,做好“傳幫帶”

如今,在李耀進等一批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下,尋親甄別的高成功率已經成為杭州市救助管理站的一塊“金字招牌”。而這一行業內的殊榮在2016年G20杭州峰會期間面臨著嚴酷的挑戰和檢驗。

作為一名老黨員,李耀進在大傢心裡始終是可以依靠、願意依靠的“老大哥”。G20杭州峰會期間,杭州市救助管理站承擔瞭全市救助保障任務,滯留站內、醫院的精神異常求助人員和急需處置的疑難人員大幅度增加。在重大、緊急任務面前,李耀進主動請纓,為瞭保證甄別工作高效、準確,他牽頭成立“疑難個案偵查處置”專項組,帶著站裡甄別查詢的精英骨幹不分晝夜“5+2”“白+黑”地突擊“會診”,及時無誤地將受助人員護送返鄉,減輕瞭各定點醫院和站裡的工作壓力。正因如此,杭州市救助管理站通過瞭峰會保障工作的檢驗,全站上下也經受住瞭高強度救助工作的挑戰,杭州市救助管理工作也因此得到瞭全市的肯定,贏得瞭行業內更好的口碑。

水漲船高。隨著杭州市救助管理站高效的尋親甄別服務和常年保持個位數的安置率在業界得到認可,“李偵探”也成瞭各地救助管理機構爭相邀請的“李老師”。甚至於護送受助人員所到戶籍地的救助管理站,會經常邀請他幫忙甄別站裡的滯留人員。對於這些請求,李耀進總是樂於接受,也毫無保留地將“竅門”傳授給同行們,他說:“希望我們站這套尋親甄別方法能夠在救助工作中有所傳承,服務到更多受助人員。”

相比站外幫忙,李耀進更看重站內教學。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在救助業務人才培養上采取師傅帶徒弟“傳幫帶”的模式。基於這種模式,在平時的工作中,李耀進帶著自己的徒弟奔波在杭城各大醫院,手把手地教他們“摳字眼、聽口音、辨外形”。同時,在杭州市救助管理站開展的“救助大講堂”上,他精心制作課件,準備豐富案例,力求用最平實的語言展示甄別查詢的技巧和魅力。

在李耀進的言傳身教下,杭州市救助管理站的綜合業務科成員們個個都成為瞭尋親甄別的行傢裡手,站內的尋親成功率也因此有瞭進一步的提高。據統計,2003年8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先後救助瞭146302人。

今年6月19日,在杭州市救助管理站舉辦的“推進陽光救助、履行兜底職責”主題開放日活動中,李耀進和徒弟在臺上與來賓分享著尋親甄別的心得體會。當被問及尋親甄別的秘訣是什麼?他仍說:“多跑、多聽、多看、多聊、多磨……”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7.17)
arrow
arrow

    shanneeqrb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